秦思源是一名中英混血儿,原名“Colin Chinnery”,其中文名的“思源”二字取“饮水思源”之意。人如其名,秦思源确实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少贡献:他曾在“大英图书馆”从事过“国际敦煌学”项目的研究工作,担任过“ShContemporary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上海当代”总监,还在北京史家胡同设了一个声音博物馆。他是艺术家,是独立策展人,更是一名中外当代艺术的交流者和传播者。
陈西滢、凌叔华外孙苦学中文
“遵循中国的传统,我的中文名就随父亲姓秦,而思源则是母亲希望我不要忘了自己中国人的身份,毕竟老一代华侨都希望后人能够饮水思源。”
秦思源1971年出生在英国爱丁堡。父亲秦乃瑞是英国人,在爱丁堡大学中文系任职;母亲早年随父母移居英国,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国际部担任记者。他的外祖父母是近代文化名人陈西滢、凌叔华夫妇。1979年,母亲把8岁的秦思源带回北京,一待就是4年,然后回到英国上中学。后来,他又回到中国学音乐,学艺术。24岁时,秦思源发现自己只会说中文,不会写不会读,是个中文的半“文盲”。如果要研究中国文化,这是行不通的。于是,他又回到了英国,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进行了系统的中文学习,并拿到了中文学士学位。
“大英图书馆”的“国际敦煌学”项目是秦思源在大学毕业后接触到的第一份真正意义上与跨文化有着密切关联的工作。这个项目致力于促进关于在敦煌发现大量的古代文献的收集和研究,并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建立该项目的北京办事处。据说,当时的“大英图书馆”想要招聘一名熟悉中国文化的管理人员,要求是能讲中文,对中国文化有一定了解。面试时,秦思源流利的汉语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熟悉程度令招聘人员惊讶不已,他理所当然地被聘用了。
扎根中国,保留“声音”
而正是在这段时间,秦思源找到了自己真正心向往之的工作方向:当代艺术。明确了今后的目标之后,秦思源辞去工作,再次来到北京,开始从事视觉艺术工作。
第三次来到北京,秦思源起初和老朋友一起租下一间工作室,“他做摄影,我做装置创作,都是比较先锋的东西。”他们两人一同带着自己的作品四处举办和参加展览,直到2003年,秦思源申请到了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艺术项目总监的工作。
“那时他们的资金很好,资源很丰富,也给了我自由发挥的空间。”秦思源说,自己在做了几个项目之后就给了自己艺术策展人的定位。“当时我在北京做的‘都市发声’、‘余震:英国当代艺术展1990-2006’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中“余震”这个项目2005年在首都博物馆展出,至今仍常常被中国艺术圈谈起。它系统展示了近15年来英国当代艺术成就。50元(人民币)一张的票价在当时看来并不便宜,却迎来了超过五万名观众。在《都市发声(Sound and the City)》项目中,秦思源选定了英国艺术家、策展人大卫·托普(David Toop)来做这个项目,还邀请到了著名的音乐家布莱恩·伊诺(Brian Eno)参与;同时,他选择了北京的声音艺术家、文化批评家颜峻作为合作对象,共同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来探索、记录我们生活中的声音环境。秦思源认为,《都市发声》“不是一个抽象的实验的艺术行为,而是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这个项目记录的是“被习惯用视觉观察事物的人们所忽略掉的那些正在消逝的声音”。项目从北京扩展到了上海、重庆、广州等地,这个活动持续了一年,成为英国使馆文化处做项目的一个典范。
随后秦思源先后经历了任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副馆长/首席策展人、“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总监等工作,直到如今在武汉开了自己的艺术公司,他始终没再离开艺术策展人这个行业,也几乎没再离开过中国。
艺术的发展从“实验”中来
秦思源在国际当代艺术展现场。
2010年,担任“上海当代艺术展”的艺术总监成了秦思源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上海当代艺术展”是亚洲最顶级的艺术博览会之一,国外和国内各有40余家画廊、400多位艺术家的作品参加展览。“艺术展”最大的亮点是从意大利博洛尼亚现代美术馆借展的著名画家乔治·莫兰迪的三幅画作。除了异彩纷呈的当代艺术作品,“艺术展”还展开各种专题探讨。“艺术展”是秦思源的得意之作,也是他艺术人生的里程碑。也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个中英混血的策展人。
“独立策展人”这一职业的发展在中国仍处于摸索阶段,在全球不同艺术生态下,中国的“独立策展人”群体与西方相比,还缺乏一些良好的环境和语境,面临挑战与局限的同时,也有着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
秦思源认为,“独立策展人”最核心的功能,是将庞杂的当代艺术以不同的总结方式介绍给观众。他将策展人看做翻译,看做艺术与受众之间的桥梁:“艺术就是一种专门的语言,是用视觉来阐述想法,可能大众不太懂这个语言在说什么。策展人是翻译,可以把语言翻译成让大家能够明白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展览。”在他看来,中国当代艺术的活跃程度甚至超过了很多西方国家,但是活跃中也存在问题。“顶尖艺术家都是平等的,可是和很多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艺术刊物、杂志、研究、策展人、评论家这方面的数量、水平差距还是很大的。美术馆的水平、从业人员的学术水平也非常参差不齐。”近些年,中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增长,使得一些可以被市场化、经济化的艺术领域得到了较快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中国政府重点扶持的对象。“但是中国政府和艺术领域从业人员需要明白,现在这些赚钱的电影、戏剧、视觉艺术、音乐等等全部都是从来的,没有试验,大师、大腕都不存在。”他举例说,张艺谋如果没有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早期实验电影,就不会有《英雄》《十面埋伏》这样可以挣钱的商业大片。
他说,“英国政府每年花很多钱来支持艺术领域纯实验性的东西,他们知道如果不去支持这些东西,未来也就不会有很多出口赚钱的艺术产品,在中国还普遍欠缺这方面的意识,在这方面中国可以学习和借鉴英国的一些经验。”。
2024-11-05
2024-11-04